physics 補邊個好?

第二步: physics 補習邊個好?

.

這個問題,原本有簡單的答案。如果物理補習天王 Ken Chan 尚未退休的話,你就應該報讀他的課程。

為什麼呢?我怎知道他教得好呢?

因為我年輕時,是他的學生

沒有他,我大概不能升學。

.

我剛才提到,我的日校老師,沒有教實質內容,導致我的物理成績很差。幸而,在中四升中五的那個暑假,有同學送了當時某補習社的一個講座入場劵給我。(該補習社,現已不存在。)物理科的部分,由 Ken Chan 主講。

他的第一句是:「我正職唔係日校物理老師,我係做研究o既。」然後,他自問:「嘩,阿 sir 好犀利呀!」自答:「唔一定o既,可能係我俾人研究呢。」

聽過了他的講座後,我感到他與別不同,有如半人半神。之後的那個星期,我立刻去補習社報讀他的課程。

每星期上他的課,大概是該星期最快樂的時光,雖然他的課堂時間,定在星期六的早上八時半。那個年代,仍是一個真人授課的時代。

那時,有一次在上課時,我在想:

為何有人授課那麼清晰?

如果我破解到他的竅門就「發達」了。

事隔多年,我已經破解了。但在本文不宜公開,因為本文的對象是學生,而不是老師。學生需要的,是「學習竅門」,而不是「教學秘技」。如真的對這個題材十分有興趣,請點擊廣告中部的網址,以到達本人的教育網誌。

但是,現在 Ken Chan 疑似退休,沒有開班。可以怎麼辦?

那唯有用正式的機械程序,去篩選補習老師。

.

1a. 第一重的篩選(現實篇)

建議不要信宣傳,因為,任何商家,只要有錢付廣告費,就可作宣傳。

找到好老師的最好方法是,靠日校同班同學的介紹。亦即是話,如果你同班同學補過某老師,然後話「明得好緊要」,你就可考慮。

但是,留意一點是,你要分清楚,你同學物理是真的變好了,還是,那只是他自己的幻覺。可能,因為那個補習老師講課有趣,你同學就以為,自己對物理理解進步了。但是,他其實仍然不太懂做,那些物理題目。

所以,同學有推介時,你要問清楚,他的物理考試分數,補前和補後相差多少。有分有真相

如果尚未考試的話,你可以找一題你自己不懂做的香港公開試(即是會考、高考或文憑試) MC 題目,問一問他,看看他懂不懂解釋,該題的做法;你聽了他的解釋後,你又懂不懂自己重頭做一次。

.

1b. 第一重的篩選(網上篇)

如果不幸地,你同班同學中,竟然沒有人有好的物理補習老師,那就唯有問一問「互聯網大神」。

記住,不要信宣傳。除非是新老師,否則,最好的老師,大概不需要太多主動宣傳,因為,他有原本學生的口碑載道。

反而,如果某補習老師的廣告,再三強調,「貼題」命中率高的話,你大概可以肯定,他是騙子,因為:

第一,如果他真的「貼題」命中率高,他為何還未被廉政公署拘捕呢?

第二,或者有人會為他辯護:「可能他有超能力,能知過去未來。運用超能力,是完全合法的。」

如果是那樣的話,他在公開試前,開幾堂就可以;為何一科要上那麼多堂,收我那麼多學費?

那亦即是話,網上的宣傳,可以多看,但要少信。你要留意的,主要還是眾多討論區中的留言。

但是,留言有真有假,有方法分辨嗎?

有:

第一,如果留言只是說好,但沒有實質解釋,為什麼好的話,該留言就可以忽略。

第二,如果留言有解釋,某老師好在哪方面的話,那就可以參考,但仍然不要盡信。

如果在不同討論區的不同留言者,都有類似的意見時,可信度就會再高一點。

第三,如果留言除了有解釋,某老師的教學優點外,還講得出該老師的缺點的話,該留言的可信度,就十分高。

.

2. 第二重的篩選

當然,可信度不會是百分百。所以,你亦要看看,被推介老師有沒有網站。

如果沒有網站,他的廣告中,有沒有提及,有廉價的試堂

如果沒有廉價的試堂的話,你要有心理(和金錢)準備,有極大機會率,第一課或者第一期的學費,會白白浪費掉;因為,根據我個人讀書時代的經歷,無論是日校或非日校,真材實學的老師極少。

假設,只有百分之一的人懂物理;

假設,只有百分之一的人懂教學;

那樣的話,你試想一想,要找到一個同時在物理上真材實學,和教學上有文有路的老師,機會率有多少?

如果有網站,他的網站中,有沒有一些,有教實質物理內容的影片?

記住,這裡講的是教學影片,而不是自我介紹影片。

.

3. 第三重的篩選

選了老師,上了第一堂後,你怎樣可以知道,該個老師適不適合你?你應不應該去上第二堂呢?

有些人可能會說:「不是很簡單嗎?他教得好就補,他教不好就不補。例如,我覺得我日校老師的教學質素,只有 60 分;但是,那個補習老師的教學質素,卻有 80 分。那樣,很明顯我應該繼續補。」

那是世人的誤會。無論在金錢或者時間上,補習的成本都十分之高,所以,你應該要有高一點的要求。

差老師和好老師的分別,不是 60 分和 80 分;差老師和好老師的分別,是 60 分和 600 分。

有那麼誇張嗎?

絕對有。

我年輕時,最少有兩次有這個感受。

會考年代(中五),我的日校物理老師和補習老師(Ken Chan),就是 60 分和 600 分的分別。

高考年代(中六至中七),我的日校 AMaths (應用數學)老師和日校 PMaths(純數學)老師,亦是 60 分和 600 分的分別。

— Me@2018-04-01 11:14:33 AM

.

.

2018.04.01 Sunday (c) All rights reserved by ACHK